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一)——概论

智能社会与区块链

工业4.0

工业4.0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厂将生产设备、无线信号连接和传感器集成到一个生态系统平台中,这个生态系统可以监督整个生产线流程并自主执行决策。该系统利用了信息物理系统、物联网、工业物联网、云计算、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其目标是自然资源从开采、收集,直到生产成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这一过程中的“劳动”尽可能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化进行。人类史上四次工业革命如下:

名称 时期 关键技术
第一次工业革命(1.0) 18世纪晚期 蒸汽机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2.0) 19世纪晚期 电力技术
第三次工业革命(3.0) 20世纪后半期 计算机、核能、现代医疗技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4.0) 现在 智能化技术、互联化技术

技术架构

https://cdn.jsdelivr.net/gh/wefantasy/FileCloud/img/20200703093704.png

区块链与AI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都是智能社会中的支撑技术,依托于高生产力的信息计算技术。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具有能被广泛应用分布、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深刻的特点,是推动人类当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生产力,促进着人类信息化进入新的代际;随着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将极大的改变当今社会生产关系,具有能推动着人类社会朝更公平、更繁荣地发展的社会愿景。它们的区别在于,区块链通过由区块链底层技术构造的去中心化信息系统,进一步重新构造整个社会的组织架构和生产业务流程,同时进一步构建新的”信任“模式,从社会关系出发,建立新的模式。人工智能是使机器模拟开发人的智力,即:机器的自我学习,智能地提高生产力。

概念与体系

人类活动可以分为两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其中生产活动创造社会价值;社会活动定义生产活动所创造价值的价值所有、价值分配、价值记录等问题。有序和有效的社会活动,是一定要确保这些价值活动的每一过程均是可信的,从而能基于社会的共识准则,被大家所认可,因此“信任”便成了社会活动的关键。

概念

维度 解释
技术维度 区块链是全球性分布式去中心化共享账本,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技术特征。
应用维度 区块链是一种信任基础设施,可应用于任何社会关系重构与智能化领域。
社会学维度 区块链是互联社会的共产主义运动,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
哲学维度 机器比人性更可靠,区块链是智能社会需要智能的社会关系信任设施。

传统信任模式

传统信任模式基本为两种类型:“熟人”信任和对机构、组织等第三方“中介”信任。由于组织、机构等背后仍然是某些具体的人在运作,因此总结来看,传统信任模式就是对人的信任。熟人信任仍是当前社会关系运行中重要的信任模式,第三方中介信任在目前社会关系运行中占主导地位,但传统信任有以下局限性:

  1. 熟人信任
  • 构建成本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情感的经营
  • 范围有限,个人而言,一般熟人不超过100人
  • 关系脆弱,不稳定:极易受到外部环境以及自身情绪的影响
  1. 中介信任
  • 构建成本高:需要中介组织长期、持续的投入与品牌积累
  • 信任风险广泛存在:很多人利用品牌信任作恶

去中介陌生信任模式

区块链是互联网社会构建信任的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一种解决信任问题、降低信任成本的信息技术方案,因此被称为“计算可信网”、“计算公信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取缔传统的信任中介,颠覆传统上存在了几千年的中心化旧模式,在不需要中心化信任中介的情况下,解决陌生人间的信任问题,大幅降低信任成本,这种模式的社会关系的信任是构建在高度稳定的IT技术基础设施——机器和算法之上。

社会学意义

现有矛盾

从经济角度看,当前互联网经济凭借其流量垄断优势和资本优势任意宰割内容提供商、扼杀创新、侵犯普通用户的权益。从历史角度看,信息互联网面对虚假信息的放大作用,消费者与企业经营者二元对立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顽疾,基于品牌、机构与政府权威的信任已不足以支撑互联社会关系。总结来看,现有机制的矛盾主要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 定制生产需求
    人们日益增长的品质生活需求,传统的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
  2. 更高等级信任
    基于品牌、机构与政府权威的信任已不足支撑互联社会关系
  3. 价值互联需求
    信息互联网再次展现其“恶”的一面——对虚假信息的急剧放大
  4. 价值共同需求
    消费者与企业经营者二元对立,已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顽疾

区块链变革

无论是互联网界所反映的垄断、僵化局面,还是社会生活中已日益体现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现实既有机制的矛盾,均意味着我们社会需要借助新思维、新技术推动社会向前进步、发展与变革。近代共产主义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向更公平社会迈进,而对比区块链技术与共产主义运动的各项特点,发现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区块链更像是互联社会中的一场“共产主义运动”: https://cdn.jsdelivr.net/gh/wefantasy/FileCloud/img/B]8X{2O13@LS4MV0WMP~A4U.png 基于区块链的信任基础设施,有利于建立更加公平透明开放的社会治理体系,并推地形成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价值共同体,从而推动社会阶层形态由金字塔结构向纺锤形结构演变。

应用综述

技术特征

  1. P2P去中心化
    P2P的去中心化特征,意味着区块链网络中没有绝对的中心控制点,并且每个网络节点均具有相同的数据备份,因而可以提供一种开放的、自由进出的网络接入特性,确保区块链中最重要的去中心化特征。
  2. 非对称加密体系
    对称加密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好秘钥,如果一方的秘钥被泄露,那么加密信息也就不安全了,另外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唯一秘钥,这会使得收、发双方所拥有的钥匙数量巨大,密钥管理成为双方的负担。而在非对称加密中,它使用了一对密钥,公钥(public key)和私钥(private key),私钥只能由一方安全保管,不能外泄,而公钥则可以发给任何请求它的人,实现了区块链网络的去信任技术特征。
  3. 哈希计算
    同一份数据经过哈希计算后可以获得一个固定长度的哈希码,原始数据发生任一改变都会使计算后的哈希码大不相同,因此哈希码也被称为数据指纹。哈希计算保证了区块链技术中数据的完整性、可追溯性、真实性和可重现性。

应用场景

  1. 资产区块链化
    虚拟币、音乐、软件、影视等数字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基于区块链的账户体系进行确权,资产持有人就拥有了基于区块链进行资产持有、转移及交易的便利,这种资产持有、转移及交易相对不易受政治制度、中心化机构的外力随意控制、干涉。并且由于资产区块链化后,资产流动性大大增强,可促进资产的更大范围内进行价值供需匹配,从而促进资产的交易升值。
  2. 社群共识自治
    具有相同产业、兴趣及理想追求的相关社群成员,可在去中心化环境下使用区块链技术便捷的搭建区块链自治生态,从而摆脱传统互联网核心企业的绝对的垄断与野蛮的控制。
  3. 数据共建共享
    传统基于中心化数据所构建的IT系统,是以企业自身为共识边界,当企业之间构建共享账本后,其中所有数据是按大家共识形成的可信数据,因为共识边界就扩展到了参与数据账本构建的所有企业之间,提高了企业联盟的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4. 开放透明的诚信社会
    若将所有个人、社会机构及政府管理的所有行为数据、交易数据均基于区块链进行存储、记录,则原本的很多社会信用基础设施便没有必要继续存在,如文凭、证件、中介组织、第三方载体等。